高考赋分制比原始分更科学、更公平吗?

南方周末2023-07-01 18:54:16

高考赋分制比原始分更科学、更公平吗?

时下,各省份高考成绩都出来了,学子进入了填报志愿阶段。敏锐的读者会观察到:有些省份实行的是原始分制,有些省份实行的是赋分制(标准分制),那么,哪一种计分制度更科学、更公平呢?值得辨析一番。


【资料图】

目前,诸多省份实行3+1+2考模式。“3”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这三门,原始分每门均为150分。“1”为“首选科目”,要求从物理、历史2门科目中确定1门;“2”为“再选科目”,要求从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科目中确定2,这六门,原始分每门均为100分。总分为750分。

何谓原始分?原始分首先是“基数分值”/“权重分值”。语文、数学、外语这三门基础、重要,所以给每一科均赋予150分值的权重;而无论是首选还是再选科目,后六门的基础性与重要性与前三门相比相对逊一些,所以给每一课均赋予100分值的权重。而在每一科目、每一张卷子上,出题人如果认为该科某个知识点更重要,就出更大、更难的题目,赋予更高的分值或权重,例如数学或物理就出个十几分的“大题”。

原始分有什么好处?因为原始分是基数、是权重,每一个考生的各门分数可以直接加总计算总分。对考生来说,总分越高,排名越前,所以基数分值/权重分值除了可以加总之外,还可以排序,总分最高的自然是第一,依次往后排序,一目了然。

不仅同一省份之内的考生可以按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序,如果不同省份之间考生相同科目使用的是同一张卷子,那么甲省的某个考生总分比乙省的某个考生高,就不妨推定前者比后者更优秀一些。最小分值一般为1,用数学语言来说,基数分值具备正整数的“良序性”。

何谓赋分制?不同省份大同小异。举某个省份为例,该省份把学生每门科目的原始成绩按照分数高低进行排名,再按照排名将1%-15%,16%-50%、51%-84%、85%-99%、99%以下划分成A、B、C、D、E五个等级。A1是前1%,赋分100*;A2是接下来的2%,赋分97*,依次类推。最后的1%,赋分40*。加星号以示与原始分区分。

可见,赋分制本质上是按照每门课的原始分进行排列,原始分第一名赋分100*,最后一名赋分40*。与原始分从高到低排成的序列相比,赋分从高到低排成的序列有什么特异之处?第一,赋分制肯定是降低了考生的区分度。道理很简单,原始分是从0到100,赋分是从40*到100*,区间宽度从100缩减成60*,令赋分制下的每一分上的考生都变得更拥挤。

例如原始分考100分的没有或者只有少数几个,但赋分100*的是前1%,可能有几千人,这让最优秀的学子湮没在一大群人中间看不到了,这对最顶尖、最优秀的学子或是不公平的。

又例如,一门课原始分两个考生差1分,如果按照原始分计两人可以拉开好多名次,几百名甚至上千名都有可能,也就是说“很有区分度”;但在赋分制之下,这两人的赋分是一样的,失去区分度,这对原始分多考了一分的学子也是不公平的。

第二,每个考生考了六门,对各门的原始分进行加总计算总分是自然的、合理的,因为说到底,每一门的分值甚至每一道题的分值,是高考政策制定者或出题人所赋予的权重,既然是权重,是基数,那各门的分值就有可加性,所有考生的总分就有可比性。

但把每一门的原始分排序之后再赋分,逻辑上,赋分只是序数,100*代表你是前1%,40*代表你是最后的1%,这些序数性的赋分并没有基数或权重的含义,所以把一个考生各门的赋分加总起来逻辑上是有问题的,把一个省份之内所有考生的“赋分总分”进行排列也是有逻辑问题的。故而,赋分制的逻辑性或科学性是值得商榷的。

前面已经说,如果两个省份的考生相同科目使用的是同一张卷子,那么这两个省份的考生原始分总分是可比的。但是,如果这两个省份都实行赋分制,哪怕使用的是同一套赋分规则,那考相同科目、相同卷子的异省考生,他们“赋分总分”是没法比的。

有人认为“因为每一科目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科性质是不一样的,所以科目间的直接比较或是分数的简单相加都是不科学的”,问题在于,对科目乃至试题赋予的分数权重,本身就反映了高考政策制定者或出题人对该学科性质、重要性及试题难易程度的看法与把握,故而科目间的权重分值“简单相加”是可以的、合乎逻辑的。反而对从原始分排序中导出的赋分进行加总,是有逻辑问题的。

第三,原始分制的另一个好处是,考生在高中阶段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了,即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天分,努力学习,选择自己最有特长、最有优势、最有兴趣的科目就行了。一言以蔽之,只需要考虑自己,不用顾及与同省考生复杂的博弈状况。

赋分制就不一样了,因为是按照原始分从高到低排列重新赋分(序数分),考生就必须与同省所有考生之间展开复杂的博弈,要考虑自己所选的科目在全省考生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,要猜测其他考生会选什么科目、别人的选择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……这对于需要潜心向学的学子来说,是一种精神内耗。

第四,从一些实行赋分制的省份来看,考生趋利避害的结果是,把物理作为首选要比历史少很多。因为大量考生觉得物理不是自己的长项,原始分不会很高,排序也就不会很靠前,这实际上是反映了物理对考生的区分度足够高;而历史,大家觉得自己多背多看能考差到哪里去,感觉自己能考到更高的原始分,排序更靠前,这实际上是反映了历史对考生的区分度不够高。大家都这么样,会导致什么结果不言而喻。

浙江实行赋分制,2022届高考选考物理的为73354人,选考历史的为150503人,后者是前者的两倍有余。尽管看起来高中不再严格分文理,但这其实反映了在赋分制下,高中生纷纷逃离学起来难、区分度高的物理(更趋向理科),一窝蜂进入学起来容易、区分度低的历史(更趋向文科),以至于两者之比小于1:2,这是不正常的。这种考生选考结构,对发展基础科学不利,也不利于学子将来的就业。

亲爱的读者,你当初高考使用的是原始分还是赋分制,你觉得哪一个更科学、更公平?

•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陈斌

关键词:

上一篇:水浒公孙胜故事简介 从原著内容和水浒成书角度
下一篇:最后一页